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章 全球出击投资有方从中环走向世界(第1页)

“李嘉诚大全集(..)”!

第五章

全球出击——投资有方,从中环走向世界

“迁册”横遭非议,实际行动说明问题

1982年,世界性经济衰退,香港出口量减少,经济显示出其敏感而脆弱的一面。出口量下滑,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不断攀升。

同年9月22日,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问题的中英谈判拉开帷幕。如众人所预料,谈判过程一波三折,前后迁延逾两年。香港的未来走势如何,香港人摸不着底。一时舆论纷扰,人心惶惶,于是在香港逐渐刮起一股“迁册”之风。不少大公司、大企业,纷纷动心欲迁册海外。

中英9月谈判的消息传来,素来作为政治经济晴雨表的香港股市随即发生动荡,持续滑落,到年底,恒指跌幅670多点。一时间各种不同的舆论频出,致使香港人躁动不安,人心惶惶。不少人移民去外国,移民潮涌动起来。从官方的一些统计数据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香港每年大概有2~3万人移民国外;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移民潮加剧,大概每年以6万人的速度前往海外。从移民的职业来看,工商业人士和专业人才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而当时有很多国家对香港移民都给出了优惠的条件,希望借此网络资本和优秀人力资源。为了迎合香港移民的迫切需求,代办移民护照的机构和律师随处可见。甚至美国的黑市护照都涨到了50万美元的高价。据统计,当时香港拥有外国护照的人数已逾10万。汹涌的移民潮对香港的动荡局势更是推波助澜。

1984年3月28日怡和董事局对外声明:基于香港的前途问题考虑,该集团迁往百慕大;同时,要其股票在伦敦、新加坡、澳洲挂牌上市。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香港工商界的地震,自此迁册风潮甚嚣尘上。

而此时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此刻的行动更是引人瞩目。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在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0%,同时,长实系在加拿大等国也有大量投资。外界对此猜测纷纭。而李嘉诚根据自己对大陆的认识以及从当时国内外的舆论分析,11月20日在香港报刊上发表声明,表示对香港未来的前途看好,其旗下的企业不打算迁册。李嘉诚这个举重若轻的商界巨子,他的言论对坚定港商的信心无疑起到了正面作用。

然而事态并不总是朝着人们期盼的那样发展。据香港《明报》、《东方日报》在1990年12月18日的报道,截止到1990年11月,“香港已有77家上市公司迁册海外,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13”,“现时在香港四大财团中,只有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和施怀雅的太古洋行集团尚在香港注册”。

此时,香港最大财团汇丰银行也在考虑借助于收购英国米特兰银行的契机迁册伦敦。汇丰在香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举手投足都受到社会公众的瞩目。李嘉诚再三建议汇丰银行打消迁册的念头,均未被采纳。汇丰的合并及迁册花费了两年的时间,1992年4月2日,汇丰对外宣布,李嘉诚将在5月份辞去汇丰控股及汇丰银行副主席一职。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来了外界的种种猜测。李嘉诚召开记者招待会,说明他离职的原因是由于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个人的业务,而且自己早在两年前就提出了辞职的要求,只是拖了两年才被接受。但当时有舆论认为,李嘉诚的辞职是在汇丰完成迁册后不久就对外宣布的,原因则应该归结为他极力劝说汇丰取消迁册,但是没有得到董事局的采纳,才引发了辞职的结局。

固然,李嘉诚以一己之力无法扭转风起云涌的迁册浪潮,并且李嘉诚留驻香港也是出于精明的商业运作的考虑。然而,不得不承认在迁册风席卷而来之时,李嘉诚镇定冷静,通过对局势发展的洞悉明解,坚定不迁册海外的立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对海外的投资,其卓越的商业头脑和大胆的投资意识促使他在20年代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其实,在李嘉诚更早些的经历中也可发现,他在屈指可数的几年中,以个人或以公司的名义,拥有了北美的28幢物业。

其中,1977年,李嘉诚初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1981年,李嘉诚豪掷2亿多港元在美国休斯敦收购商业大厦;也是在1981年,他还以6亿多港元的数额收购加拿大多伦多希尔顿酒店。李嘉诚受到了加拿大驻香港官员和商人的推崇,曾有官员把他形象地称为“我们加拿大的赵公菩萨”。

加拿大记者杜蒙特与范劳尔曾经专程赴港实地走访,发现加拿大的商务官员和商人对李嘉诚的推崇程度异乎寻常,甚至将办公室也搬进了距离李嘉诚较近的华人行。杜蒙特与范劳尔在其著作中写道:“一位加拿大商务官对李嘉诚简直是着了迷。他有一幅李氏的肖像(杂志封面),挂在办事处内。此人提到李嘉诚便赞不绝口,说道:‘那是我的英雄人物!’”

李嘉诚也确实为加拿大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不仅他个人为加拿大带来了巨额的资金,而且李嘉诚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带动了诸如郑裕彤、李兆基等巨富也携带滚滚财源纷至沓来。加拿大从中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对香港的重要地位更加看重。

时任和记黄埔行政总裁的马世民也极力主张进行海外扩张,并为李嘉诚多方奔走,穿针引线。1986年,李嘉诚家族成功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在之后经历数年不断增购后,在1991年李嘉诚股权增至95%。同年,李嘉诚以6亿港元的价格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之后,由于皮尔逊公司唯恐李嘉诚进一步加大对公司的控制,极力反对收购。

李嘉诚急流勇退,6个月后抛售股票,将1.2亿港元的收益收入囊中。1987年,李嘉诚斥资3.72亿美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由于公司高层出于防范的心理,阻碍其进入董事局。李嘉诚在1990年抛售股票,获得纯利润将近1亿美元。1989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共同努力,顺利收购了英国Quadrant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这就为和黄通讯拓展欧美市场搭建了平台。

李嘉诚曾在美国有过一笔世人看来再划算不过的投资。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以4亿多港元的低价将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49%的股权拱手相让。原来,李嘉诚与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交情匪浅。当时李察明囿于资金困境,需要经济实力雄厚的商人来相助渡过难关。李嘉诚愿意共渡难关的诚意感动李察明,并与他结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在亚洲,李嘉诚应邀在新加坡万邦航运主席牵头成立的新达城市公司占有10%的股权。日本地产界也有李嘉诚的介入,李嘉诚与香港另一位商界巨头郭鹤年在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协助下,斥资60亿港元投资日本札幌地产领域。这一举动,曾引发了日本商界的一时热议。

当然,李嘉诚大举海外扩张的举动招来了众多非议,各种言论都有,李嘉诚也被冠以多种名号,诸如“走资派”、“隐形迁册”,等等。对此,李嘉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说道:“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李嘉诚雄厚的经济实力、卓越的商业头脑,注定他不会仅抱着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海外投资才是必然要走的道路。李嘉诚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的长实系的跨国化发展,是着眼全球的长线投资策略,而不是走资。

“橙”买卖,“吃”得真甜

1999年10月21日,李嘉诚向外界宣布,经过一周的谈判,和黄与德国电信公司曼内斯曼(Mannesmann)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曼内斯曼以价值1130亿港元的价格购得橙(Orange)电讯公司44.81%的股份,而曼内斯曼将以现金、票据和1184万股曼内斯曼新股形式支付。

通过成功卖“橙”,李嘉诚再次谱写了一段成功的投资神话。和黄从与曼内斯曼的交易中,收获颇丰,不仅持有曼内斯曼的股权,成为该公司单一最大股东,而且套现220亿港元的现金、价值220亿港元的欧元3年期票据。

此外,在合并完成后,和黄还能间接控制市值7000多亿港元的曼内斯曼股票。交易完成后,李嘉诚的和黄集团成为该公司最大的单一股东,同时也成为欧洲最大的GSM电讯经营商。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李嘉诚激动地说:“这是我最骄傲的交易。”

橙电讯公司原本是英国Rabbit电讯公司。1989年,李嘉诚斥资84亿港元收购了这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开始进军英国的电讯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和黄对其投资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欧洲电讯市场拓展业务一开始并不顺利,仅1993年就导致和黄损失了14亿港元。就在外界看来该项业务的前景暗淡的时候,李嘉诚则公开表示,将继续支持和黄在英国的电讯事业。那么,这项业务以后的发展如何?外界也在拭目以待。李嘉诚果然对这项英国电讯业务进行了一系列包装。先是在1994年,将电讯业务重新包装,并冠名“橙”(Orange),推出GSM流动电话服务业务。之后又有一系列的动作,实现了转亏为盈的目标。1996年4月和黄在英国将“橙”分拆上市,从上市的股权转让中盈利41亿港元。1999年,和黄又从出售“橙”4%的股权中获取50亿港元现金。事实胜于雄辩,业绩也验证了李嘉诚对“橙”寄予的厚望变为现实。因为,当时的和黄成绩显著,和黄从数次的交易中套现近百亿港元,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同时把“橙”发展成网络覆盖全国98%人口、拥有250万用户的英国第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

“橙”的不俗业绩也吸引了很多同行的极大关注,其中就有德国最大的无线电话业务商曼内斯曼。1999年10月中旬,海外媒体率先透露德国工业界巨头曼内斯曼正在谈判收购和黄旗下电讯公司“橙”的消息。就在外界纷纷猜测的时候,李嘉诚在21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了这个消息。谈判过程也较为顺利,仅通过6天的磋商,双方就达成一致,成就了这项引起全球电讯领域广泛关注的巨额交易。

这项巨额交易,使得双方皆大欢喜。李嘉诚通过“橙买卖”的巨额盈利,一举扭转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利润下滑的局面。而曼内斯曼凭借“橙”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电讯公司,市值达7000港元,而且为曼内斯曼今后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宽广的领域。

和黄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李嘉诚是善于借势投资,低买高卖是他的看家本领,“买橙神话”更是将此演绎得让人称绝。在“橙”市场前景暗淡之时,李嘉诚敏锐地看到其中的商机,果断投资,短短几年实现扭亏为盈,将“橙”成功孵化成一只金蛋。但显然李嘉诚的用意并不再仅仅满足于这只金蛋,就在一路看好之时,他又果断出售,套现巨额现金,并一举加固了和黄在欧洲电讯业的地位。用一只金蛋换取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就像李嘉诚自己说的那样,“如果出售一部分业务可以改善我们的战略地位,我们会考虑这一步骤。除了考虑获取合理的利润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取得利润之后,能否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中让我们的投资更上一层楼。”

商场风云变幻莫测。就在“橙”的成功余热还未散去之时,另一场收购大战蓄势待发。1999年的11月,英国沃达丰电讯公司宣布,将以超过1万亿港元(129亿美元)收购德国曼内斯曼公司52.8%的股权。对此,曼内斯曼高层非常愤怒,坚决抵抗沃达丰的恶意收购行动。沃达丰与曼内斯曼公司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李嘉诚因为在出售“橙”的交易中,获取了曼内斯曼一成股权,且是最大的单一股东,因此李嘉诚成为这场震惊全球的最大收购案中的关键人物,双方都在竭尽所能地争取李嘉诚的支持。

李嘉诚究竟持何种态度,维持哪一方的利益呢?当然,也有人认为,此次收购案中,沃达丰、曼内斯曼两方都不会成为最大的赢家,反倒是李嘉诚有可能坐收渔翁之利,成为最大的赢家。就在人们议论纷纷,认定精明的李嘉诚必定不会舍弃这绝好的机会之时,李嘉诚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诧异的决定。11月23日晚,英国一个组织为李嘉诚颁发“杰出人士奖章”,李嘉诚借此机会公开表明立场,表示坚决支持德国曼内斯曼,反对沃达丰的恶意收购。对此,李嘉诚解释了持此态度的理由在于和黄与曼内斯曼一起发展对和黄股东有利,并且沃达丰提出的收购价没有吸引力。

业界对此事也非常关注,纷纷猜测李嘉诚此举的真正用意。一些人认为,和黄董事局的这一表态证明李嘉诚非常注重欧洲市场,绝不会轻易放弃欧洲市场的策略;也有人认为李嘉诚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李嘉诚与曼内斯曼先前的协议,出售“橙”获得的10.2%的曼内斯曼股权在18个月内不能出售,李嘉诚只是放弃眼前的经济利益换取的是以后能够在曼内斯曼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嘉诚做的这笔“橙”买卖,前后仅用了5年的时间,从刚开始的亏损状态到后来取得的惊人回报,无不令外界叹为观止。李嘉诚一贯善于做长线投资,低买高卖,借势生钱,他从不把精力和财力全部放在一个行业里,只是放眼世界,永远循着商机前行。从这一点上来说,李嘉诚更是一个投资商人,一个具备惊人洞察力和运作能力的投资者。

操控赫斯基:他是下一个“石油大王”吗

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油价陷入低潮,人们对于石油的投资开始纷纷撤退。此时,李嘉诚却独具慧眼、审时度势,成功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开始了进军石油工业,实现了其所谓的“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

赫斯基石油有限公司是当时加拿大一家主要的独立能源公司,其业务主要是生产和经营石油及天然气。当时的赫斯基能源拥有极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获得了5000余口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井的开采权,其中约40%由该公司拥有。同时,还占有重油精炼厂26.67%的股权以及343间汽油站。但是,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导致其出现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的窘境,处于亏损状态。为扭转不利局势,赫斯基只好求助于外来资本的介入,并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支持。

王小波集(全8本)  历史的教训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诺筱颖傅夜沉今夜星辰似你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我有一尊炼妖壶  一本书读完中外经典故事  德国  张爱玲作品精选套装(8本)  中国通史  飞毡  影后与当红歌手假戏真做了  第一快婿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穿越到未来做考古学家  想成为英雄的灵能力者  

热门小说推荐
终极神棍高扬

终极神棍高扬

表舅口中的废物高扬,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村里众人顶礼膜拜的天官,有人说他是骗人的神棍,有人说他是治病的神仙,但是高扬自己却摸着美女白皙的小手小姐姐,一看就知道你是命里缺我...

无上大宗师

无上大宗师

妖魔四起战不休,乱世人命贱如狗。一路拔剑手不停,横推万里取人头!...

末日影杀者

末日影杀者

末日降临,虫蟒古猿食人族猎头族人类变为食物,惨不忍睹。萧玉,偶然融合了一枚玉珠,得到了可以看穿过去未来的虚影世界。为了活下去?必须利用特能摆脱追杀,改变一切!否则将是将和其他人类一起,悲惨的灭亡!...

网游之疯狂的和尚

网游之疯狂的和尚

重回源世界开服的前一个月,想起重生前遇到而接不到的史诗级隐藏任务,程六六突然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嗯,总之这是一本传统网游类网文。...

蛮娇

蛮娇

蛮清欢重生了,她发誓这一生再不舞刀弄枪,做一个娇娇柔柔的平庸闺秀,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不许她改过自新,那她就变本加利好了!...

千金归来之少夫人又拽又横

千金归来之少夫人又拽又横

安朵朵一直以为自己是走丢了十几年,谁知,竟是有人故意让人贩子拐了她。后来,安朵朵被安家寻回,重回安家,她一点面子都不给白莲花继母。为了狠虐白莲花继母,她给自己找了个满意的合约老公当帮手。手撕白莲花母女,并将她们给赶出了家门。两年后,合约期满,两人解除了合约关系。她原本以为一段各取所需的婚姻合约,关系解除后,她却收到来自‘前夫’的爱的表白。他说,朵朵,从现在开始,我要正式追求你,直到你答应重新嫁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